第36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作者: 时间:2021-12-06 点击数:

(通讯员 黄贝)2021年12月6日晚7时,第36次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在13教B区110教室顺利举行。本次例会共有14名学生和老师参与,包括硕士导师朱晓伟和连帅磊老师及其研究生,以及部分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本次会议由研三的冯全升同学和研一的任杰同学分别进行文献汇报,由黄贝同学负责拍照记录。

会议伊始,首先由冯全升同学进行文献汇报,他分享的文章为2019年发表在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上的《Attachment theory and hoarding disorder:are 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依恋理论和囤积:一项回顾和理论整合)。他分别从期刊作者、囤积、依恋理论和囤积、讨论和个人研究探讨五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囤积部分,他从囤积的发生角度为大家介绍了囤积行为。在依恋理论和囤积部分,他介绍了依恋的相关概念、人际功能障碍和囤积、人际功能障碍与客体依恋、客体依恋与囤积等内容。紧接着他介绍了本研究模型图,指出了囤积和客体依恋之间的关系,并播放了两段短视频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在最后的个人研究探讨部分,冯全升师兄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并谦虚地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批评。在汇报结束后,连老师对冯全升师兄提出问题:“你会如何测量依恋?”他回答说“我会通过问卷测量,这是我翻译的一个依恋问卷,然后我会在前面加上指导语。这是我的初步想法。”连老师说“所以你打算在问卷指导语中对依恋下一个定义,但是这个定义不好下。”他回答说“对的,并且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那两个视频是否可以成立。”连老师说“这个需要你先把质性访谈做完,然后我们坐下来一起讨论,并不是现在直接可以说出来的。你需要找不同的人去问,去做一个预研究。”连老师还对大家说“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什么,大家还可以去进一步研究了解。大家也可以从心境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抑郁。”

14E4B

紧接着,任杰同学汇报的文章是2020年发表在“计算机与人类行为”上的《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她主要五个部分进行阐述。首先是引言:建议规范使用智能手机,并建议如何避免不良后果以及如何纠正即恢复健康水平。智能手机成瘾近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第二部分是研究过程,她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论,然后是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图表为大家介绍了手机成瘾近几年的趋势。第三部分是研究内容,本文对迄今为止有关智能手机成瘾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了目前对只能手机成瘾的了解,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领域,文献综述以五大研究问题为指导。她指出,影响智能手机成瘾的主要六大因素是:情绪健康、身体健康、控制、职业表现、社会表现和技术特征。在情绪健康方面,用户可能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以缓解负面情绪;在控制方面,个人缓解无聊的欲望与即时满足的欲望与智能手机之间存在正相关;在社会表现方面,外向性、责任心等特质可能与智能手机使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在调节因素方面,性别、年龄、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个体智能手机使用时间产生影响。那些人群最容易患智能手机成瘾呢?她指出年龄越小,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越高,数字原住民可称为手机的实际用户。在性别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智能手机成瘾,针对性别的干预措施被提议作为解决智能手机成瘾的一种手段。在职业表现方面,研究显示学历较低的人和学历较高的人都倾向于对手机成瘾表现出较高的控制力。那么智能手机成瘾的后果是什么呢?研究者认为,其对情绪的影响要大于对身体的影响,焦虑是智能手机成瘾的一个重要结果,抑郁症亦然。虽然智能手机成瘾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但这种影响亦然是存在的,如会导致运动量变少、影响生长和睡眠质量等。我们应该使用什么策略来纠正智能手机成瘾呢?可通过能力提升策略(工具策略、干预策略)和行为强化策略(有意设计、监管策略)。第四部分是未来研究建议。不同的人群如何体验智能手机成瘾?智能手机的用途是什么?智能手机使用的标准化规范是什么?哪些因素解释了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何将只能手机成瘾恢复到健康水平?哪些研究方法可用于智能手机成瘾研究?这些问题都启发着未来研究方向。第五部分是本文的贡献与局限性。本文的贡献在于这是迄今为止对智能手机成瘾的第一次文献综述,局限性在于该领域的出版物数量在不断增长,所以无法保证涵盖所有研究。最后,她谈了谈自己的收获,本文的组织方式十分值得借鉴,在回答研究问题之前最好列出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厘清总体思路。

在提问环节,连老师指出这是一篇罗列比较全的文献综述,并建议大家都认真看一看这篇文章最好看原始文章。手机成瘾可分为短时和长时间的,手机成瘾时间长了可能会对个体的生命意义感产生影响。连老师尤其关注手机成瘾之间的性别差异,男性之所以手机成瘾可能是工具化的使用,女性手机成瘾可能是基于人际化的使用。还有我们要关注手机后效的边界,情绪适应、社会表现等都是比较粗浅的,比如“无聊”,它可能是手机成瘾的一个前因,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手机使用久了也会产生无聊的感觉,这中间有没有科研究的呢?我们也可以通过生命史策略,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手机成瘾,成瘾的这一部分人会不会更倾向于使用快策略这一生命史策略呢?长时间的这种模式它会驯化你,成为一个非常急躁的人,延迟满足的能力下降。一个人延迟满足能力低的话,他会不会更容易手机成瘾?成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物品依恋的一种演化,手机成瘾会不会导致我们爱他人的能力弱一点,对爱更淡然一点呢?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除了这篇文章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其他方面来找未来研究的课题。

1339A

  至此,本次例会在同学们的满载收获中顺利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例会的召开吧!


版权所有 中国·永利(yl6809-VIP认证)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yl6809永利官网东校区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189